錯別字
顧名思義是指錯字和別字。如有人將“染”寫成了“染”[把九寫成丸] ,將“曳”寫成了“曳”[多了一點],這些就是錯字;將“建議” 寫成“建意”,其中的“意”就是別字。錯別字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不良的影響或者危害也是不容忽視的。 產生原因產生錯別字,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主要是許多人認為寫漢字是個人的小事,少一筆多一筆沒有什麼關系,只要自己或別人能看懂怎麼寫都行;或者有的人根本沒有掌握一些字的結構和寫法,當然有時也有會寫某字,但下筆時誤寫的情況。如有人把“武”寫作“武”[把[弋]寫成[戈]],把“豸蟲” 寫作“蟲豸”,或者把“鍥而不舍”寫作“契而不舍”等等。有些人,特別是個體商店的經營者,因貪圖方便而寫了一些不規範的簡化字或別字。如有人將“酒”寫成“九”,把“餅幹”寫成了“並幹”,這種情況更是司空見慣的。 客觀原因是漢字本身屬於表意文字,許多漢字筆畫比較多,因此漢字難記難寫,跟拼音文字比較起來,漢字的出錯率相當高;此外,漢語中同音、近音的字詞太多,例如:
“嬴”與“贏”,“辯”與“辨”,“磬”與“罄”;“必須”與“必需”,“那裏”與“哪裏”,“符合”與“附和”...
不是因為自己程度好而有此感觸,實在是因為現在年輕人文學造詣普遍讓人不敢恭維,加上自己只剩不到5%的時間用筆寫字,經常發生不確定「"斗蓬"的蓬是"蓬"還是"篷"」的窘境。
「部落漫畫」這兩年十分流行,漫畫家們會形成一個網路聚落,可以輕易在彼此部落格之間相互連結。部落漫畫十分生動有趣,充滿了活潑色彩與個人創意,像奶茶大小事的K、彎彎...等等,他們的作品常讓人會心一笑,但也能輕易在一兩篇文章或畫作中找出錯別字,例如「一時興起」寫成「一時性起」、「滯銷」寫成「池銷」、「適逢」寫成「事逢」...等等,這些應該都不算艱澀詞彙,怎麼能寫出這麼多錯別字??
很納悶是因為輸入法關係沒選字,還是從來沒有搞清楚要怎麼寫,更重之則是從沒有意願搞清楚怎麼寫?簡體字像是一種刻意要與繁體區隔而創造出來在我個人觀點讀不出意義也欠缺文化的文字,難道網路速食文字也要跟進,再寫歷史?
「罄竹難書」的誤用已不值得一提,沒有把握就不要用、不小心用錯也不用大驚小怪。怕的是,誤用或亂用沒有人提醒,就算提醒了還以「幹嘛計較那麼多?知道我在講什麼就好啦?」理直氣壯的回應。
我的文字能力普普通通,用淺顯字句寫寫部落格還可以,如果有寫到錯別字,能私下委婉得到提醒,也是一種福氣。就像我一直到高中都把「彌補」唸成「泥補」,直到有天被一位耳尖的同學聽出告知,才沒一路錯下去。
如果寫出正確的文字不重要,那又何必花十多年時間學習?憂心啊....